古典詩詞創作基本觀念(附網路相關資源)


0、前言:
 現在網路上有許多詩詞創作空間,但有不少人寫的古詩通常是不要求格律的古詩(有的人稱為仿古詩),因此本文嘗試將近體詩詞的格律觀念做簡單說明,這邊旨在說明一般判斷近體詩是否合乎格律的基本要求,只是給初入門的人基本觀念,因此省略了詳細說明和一些例外情形。這邊的有些章節在專門的書藉可能要20頁以上的範例和篇幅作說明,有些部份可能寫得很簡陋。此外現在有一些寫詩詞的工具可以使用,本文順便提供相關資料的取得方式,作為寫近體詩詞的相關參考,大概就這樣。





1、近體詩的名稱與形成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新興詩體,與以往的古體詩、南北朝的歌行體、樂府詩做區分,在初唐漸漸地完成,為唐朝的代表文體,一般有絕句、律詩之分,若以句子的字數區分,則有五言、七言之分。




2、平仄的觀念(之一)
 首先要提到平仄譜的表示方式,一般的平仄譜以「-」號代表該處為平聲、以「∣」號代表仄聲,而「+」號代表該處可平可仄。以五言絕句為例,有仄起平聲和平起平顥兩種。仄起是看首句第二個字的平仄,而平韻是是第二句和第四句的韻腳,例如五言絕句的仄起平韻是這樣的:
「∣∣∣--,--∣∣-。
 ---∣∣,∣∣∣--」。

 前面加了兩個字會變成平起平聲七言絕句格式:
「--∣∣∣--,∣∣--∣∣-。
 ∣∣---∣∣,--∣∣∣--。」

 可以看得出來七言和五言的差別只是在五言絕句開頭加兩個相反的平聲或仄聲。而七律可以視為把七絕的前後兩句中間加上對仗即完成:(這是七言律詩平起平韻)
「--∣∣∣--,∣∣--∣∣-。
 ∣∣---∣∣,--∣∣∣--。
 --∣∣--∣,∣∣---∣∣,
 ∣∣---∣∣,--∣∣∣--。」

 可以看到律詩前後兩句和絕句的確一致,因此律詩某程度而言可算是絕句的延長。至於平仄相反的部份概念相同,這裡不再介紹。




2.5、平仄的觀念(之二)
 一般補習班老師會教「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觀念,大致上而言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也有例外,但是考試不會考有爭議的詩詞,只此這只能拿來應付考試。就打個比方,例如||--||-這個句子的平仄,不能寫成+||-||-的形式,這類型的句子第三四個字幾乎只能是平聲,例如「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個地名不可以是廣陵或者洛陽。違反上述原則的句子被稱為孤平,需要寫成剛才的形式或是+||--|-進行補救(ex:「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晚眺>)。

 古典詩之所以禁止這類形式的句子是因為一個平聲字夾在連續的仄聲中間,容易造成斷句或者語氣不順,破壞句子本身的節奏平衡,這是比較白話的說法,也有人稱這個句型為夾平。現在看到的仄聲字以前有99%是仄聲(有很少的例外,例如牧場的場在近體詩是平聲),而平聲字則不一定,現在的平聲字有混雜以前的上聲、去聲,上聲和去聲這兩個以前被分類為仄聲但現在有的是平聲(例如竹、菊、白等字),因此需要了解何為平聲和仄聲。

 比較笨的方式可以查異體字字典(這個是新版的網頁),比較聰明的方式建議找這個網站依韻入詩,這是比較偷懶的檢查格律的方式。但是查程式也有缺點,有的字的平仄會依意思不同而有不同的平仄,它可能會給你找不到這個字詞平仄之類的答案,因此程式檢查只能做為參考,個人建議最好多寫多累積經驗,最好多觀察別人怎麼寫,多翻翻創作理論之類的書籍,平仄這個東西大致有一定的規律,久了就會習慣了。

 至於其他比較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近體詩的格律入門這篇文章,以後有時間個人再補充詳細內容。





3、韻腳的觀念
 唐代的韻腳和今天也有些微差別,唐代詩人們使用的韻腳是從隋代的切韻演變而來的,唐朝使用唐韻,但今已不傳,現在一般在使用的是後人整理的平水韻,目前寫近體詩一般參考平水韻的韻部。平水韻和現在的注音有些許不同,例如平聲的「東」、「冬」在近體詩分為兩個韻部,冬 農 宗 鍾 鐘 龍 舂 松 衡 容 蓉 庸 封 胸 雍 濃 重 從 逢……,這些韻腳原則上不能與東 同 中 空 風 紅....字共用,這是因為在平水韻中,「上平聲一東」和「上平聲二冬」是不同韻部的緣故,其他還有很多例子,這裡不一一舉例。

 讀者如果要用簡單的方式寫近體詩,在韻腳方面有兩個韻部比較好寫,最沒有爭議的韻部是尤韻,因為尤韻沒有類似的韻部,屬於獨用的韻部(無鄰韻),因此愁、舟、流之類的韻腳和今天看到的完全相同。至於陽韻爭議比較少的原因是江韻的韻腳相對偏少,就算寫錯也容易換字,因此寫這兩個韻部的絕句理論上是不容易出錯的。

 而爭議比較大或者比較不容易掌握的韻部有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還有十四寒、十五刪、下平聲一先,八庚、九青、十蒸等韻部,這些韻部現在都用同樣的注音符號,卻是屬於不同韻部。最知名的例子應該是李商隱<登樂遊園>:「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原」和「昏」這兩個字都是元韻,但現在的注音卻不同,這是說明韻腳觀念的比較淺顯易懂的例子。

 個人的建議是最好去查相關資料,自己有書的話是最好,除了查剛才的網站也可以查這個網站: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585.htm,找好韻腳再下筆,出錯的機率也會減少。

PS:最近找到一個可以找字的平仄和詩韻的網站,中華詩韻速查表,這個網站每次只能輸入七個字,如果對於以上觀念有概念又不想特別去背字的話可以查這個網站。





4、對仗的觀念(律詩)
 對仗的方式有寬對和工對兩種。寬對只要上下句的詞性相同就好,而工對進一步要求名詞的詞類也要一致。例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雲和日同屬於天文類的名詞,遊子和故人同屬於人文類的名詞,至於意和情是情感類的名詞,其他的例子還很多這裡不一一舉例,以上是工對和寬對的基本介紹。

 至於對仗檢查的方式是看對仗的出句和對句平仄是否相反(二四六分明)、詞性是否相同,簡單一點的思考方式把它當成講究平仄要求的對聯來檢查,此外也可以用兩個字一個單位的方式對仗,例如地名對、人名對(ex:「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其他的規則例如出句(上聯)和對句(下聯)的不使用質量過於懸殊的物件做對仗,若上下句質量差距太大也會影響句子的平衡感。有的字詞有不同的詞性。例如「開軒」和「把酒」,「開」和「把」是動詞而「軒」和「酒」是名詞,酒可以視為虛名詞,因而構成對仗。「行到水窮處」和「坐看雲起時」兩句均為動-動-名-動-名的形式,因此符合對仗要求。

 最後是其他的觀念,對仗的上句和下句除了不能用質量差距太大的字詞,也要避免在上下句用類似字詞,例如「金月」和「銀盤」這種形容同一個東西的代名詞不可以在對聯或者對仗發生(這個稱為合掌),會使詩詞的效率下降,應使用其他的名詞替換。其他可能會使意思重複的字詞也要盡可能避免。





5、其他觀念
 以上寫的是近體詩格律入門知識,上面提到的是比較基本的觀念,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這裡沒有提到,上述的觀念雖然很重要,但詩詞要多寫才能進步。寫好詩詞後找會寫的人給意見,平日多練習對仗、多看相關書籍,稍微看一下別人是怎麼寫的,或者去比較專門的論壇找人給意見,多寫自然就會進步了。




--
<參考網址>
無紙韻書: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585.htm
異體字字典(新版):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
依韻入詩(元智中文系的資源):http://cls.hs.yzu.edu.tw/MAKEPOEM/default.htm
中華詩韻速查表。http://www.chinese-artists.net/poem/



<本站相關文章>
自學古典詩詞的方式與相關資源


--
2011/8/27  ver1.0版
其他的出處說明暫時省略,等想到再補上^^。
2012/11/21
更新了一些連結,其他沒有太大的變動。
2012/12/05
更新參考網址的部份,可以更快找到想要的網站進行字詞平仄和韻腳的查詢。
--
圖片是文學少女的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