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以網路為師,看看那些評價高的文章,多方找尋題材,並且多看書、少看討論區的文章。原因很簡單,要有原創的意見,流量才可能比較高。
以下分別說明個人的看法:
以下分別說明個人的看法:
一、多看書,少瀏覽論壇、討論區
重新看了「創造自己」這本書,以前很年輕的時候看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但是到了某個階段,再看這本書就有不同的想法。
原則上還是應該多看書,少瀏覽論壇、討論區,因為論壇與討論區的留言品質通常參差不齊,有寫過幾本書的作者,文章的平均品質是比網路論壇留言的平均品質好的,
論壇討論區雖然資訊是最新的,但網友的意見品質多半參差不齊,其討論品質經常不如一些寫得比較好的書本與文章,論壇討論區的文章常常都在吵架,有意義正常在發言的文章很少,甚至罐頭題目很多,就是那種每個月會出現一到二次的問題,但這只是調查網友喜好,例如喜歡的電影、音樂等等,但那不一定要參與討論,也就是說在多數的情況下,看書>看鄉民推文、留言。
二、善用line、discord群組
比方說AI繪圖的discord頻道,程式設計主題的discord頻道。
這類型就看個人喜好,但就是好的群組二個就好,一般人應該沒空照顧那麼多群組,再定期檢視篩選不要的就靜音
這類型就看個人喜好,但就是好的群組二個就好,一般人應該沒空照顧那麼多群組,再定期檢視篩選不要的就靜音
如果有好的群組也歡迎分享
三、訂閱YT頻道吸收新知
可以觀察有那些經營得很好的視頻與經營題材,但還有其他原因。
可能會有人說這不是老生常談,問題是,我之前就沒有這麼想過。
當時在民間社團聽課,當時他們多數都是請講師過來上課,有時候會介紹網紅的影片,也有些出處就是來自yt影片。
但時間一久我就發現到,這些課程東教一堂西教一堂課,我幾乎每堂都過去聽又花時間,二小時的時間很短,所以直接看yt的頻道不就好了?還可以自己挑影片、節省通勤時間,甚至現在網路教學平台變多,線上上課漸漸變成顯學,雖然實體課也有好處,但實體課除了通勤時間,也有一堆不必要的環節,如果沒有技術上面的不可取代性,為何還要花大量時間去實體課上課?因此在上過一陣子的課後,雖然個人真的獲益良多,但也體認到這個社團的種種限制,於是個人就沒再過去那個民間社團了。
這就是個人說的,十年前的經營方式放在現在來看就可能會過時,當然這也要看經營者的熱情而定,
如果經營者很有能力,那即使下雨也會有人專程到現場聽他上課,這不能一概而論。
也就是經過這件事情,加上同事在面試新同事時曾出過這個題目:平常會看的yt頻道?讓個人體會到,去關心那些領域有那些youtuber,
並且定期收看這類型的影片,對於個人的技術、財務知識與經營管理能力會有所提升。
四、到討論區提升能見度
如果要以經營自媒體為主,除了要想企畫,也要適度去其他討論區留言宣傳。
在其他論壇多少留幾句話,再附連結的方式比較好,即使只有10幾、20的點閱數,也是有一點價值的。
就是愈厚臉皮才能經營下去,而且經營到一定程度後根本就不必怕酸民的攻擊,
自媒體經營者甚至可以一開始就向網路酸民嗆聲之類的操作,怎樣啊來拚流量啊,不敢了吧。
我經營的心得告訴我,我敢斷言網路酸民幾乎很難有自媒體流量,
只有真的經營過的人才會曉得經營的辛苦,沒有理由的話,通常不會輕易貶低或者看不起其他的自媒體經營者。
網路上也有其他地方提到,就是多幾個平台,例如臉書、yt頻道,把臉書作為yt頻道的粉絲團經營,相互拉抬的方式,比只經營單一平台的效果應該會好一些。
如果像我以前佛系經營的方式,等到搜尋引擎的權重夠高的時候不曉得要等幾年。
所以我真的佩服孤獨搖滾的吉他英雄,小孤獨並沒有露奶彈吉他之類的邪道操作,以小孤獨一開始沒開推特、臉書這種偏佛系的經營方式,還能有幾萬的訂閱人數,演奏要有一定水準才行,可能要發至少一百篇影片,才可能辦得到。小孤獨在漫畫有提到過單純發演奏曲目的影片,CP值不高就是證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